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前身是始建于1985年的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历经40年的建设和发展, 学院现设有生物科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园艺园林3个教学系,办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园林5个本科专业。 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学校“教师教育”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的主体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和重庆市级特色专业,由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园艺、园林四个专业构成的“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学科专业群”为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智慧果蔬产业学院”是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园艺学科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农业(园艺)学科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和学校立项建设的重点申硕学科。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余人。
5 个
本科专业
1500+人
本科在校生
69 人
专任教师
82 人
外聘兼职教师
2 个
重庆市重点学科
250+ 项
市级以上科研项目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博士38人,兼职硕、博导师29人。有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新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获得省部级人才10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17人;有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感动校园十佳优秀教师”、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获校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30余人。另有外聘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82人。
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实验室近1.1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800余万元。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5个。建有生物学基础、园艺与园林、食品与生物工程三大教学实验平台。建有校内教学科研试验基地100余亩、人工智能温室1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9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重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
学院建有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榨菜生物育种与绿色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特色作物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建有重庆市示范众创空间1个,重庆市级科技创新团队(群体)6个。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4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3项,审定新品种31个,转化科研成果1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注重以科研促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学生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00项,其中“挑战杯”等竞赛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获重庆市级奖项100余项。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7年获得重庆市优秀团队称号。
在40年办学历程中, 学院秉承“博学而近思,敦行而诚朴”的院训精神,始终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突出应用、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5821名高级专门人才。近5年来,有近554名学生分别考上了美国德州理工大学、伊利诺斯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居全校前茅;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30%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6%以上,毕业生以勤奋踏实、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展望未来,学院正在按照学校“师范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性”办学定位和建设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特色扬院”的发展理念和“强内功、创品牌”的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和“学科专业有地位、人才培养有特色、科学研究有优势、社会服务有影响”这条建设主线,深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品牌学院。